近日,記者走進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石炭井工業文旅影視小鎮,新搭建好的“東方照相館”“永好理發店”“上市自行車修理站”……紅紅綠綠的門頭,貼滿廣告畫報的墻面,還有珍貴的黑白老照片,仿佛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旅程,讓時光定格于那個充滿回憶的年代。
“《大風吹》剛剛開機,這是一部關于‘90年代’西北邊陲小鎮故事的電影?!笔烤值擂k事處主任翟磊說,劇組前期在石炭井取景并搭建所需場景,石炭井作為工業文旅影視小鎮,今年又一次“熱”了起來。
自石炭井從廢棄礦區轉型為工業文旅影視小鎮以來,已成為現實主義、軍旅題材、懷舊年代、未來科幻等影視劇的絕佳取景地,先后吸引了《萬里歸途》《我的父親焦裕祿》《山海情》《綠皮小火車》等30余部影視作品在此取景拍攝,其中被外交部點贊的主旋律影片《萬里歸途》以16億元票房成為2022年國慶檔票房冠軍。
“當時《萬里歸途》取景時想要一片帶有紅褐色的水域,我立刻就把劇組帶到了馬蓮灘?!笔烤值擂k事處環衛站站長葛義紅是這里的“老人”,從父輩“支寧建設”到此后一直在這里生活,當她得知劇組需求后,就找到了馬蓮灘的一片褐色水域,解決了劇組的難題。
“從2017年開始,大家都開玩笑說我成了影視劇組的‘制片方’,正是因為熟悉石炭井的大街小巷,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取景點,我也希望自己生活的地方越來越好?!备鹆x紅說。
在今年“五一”期間,大磴溝的翡翠湖竟讓石炭井陷入了交通堵塞的局面。特殊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這片美景,遠遠望去碧綠色的湖水似是綠寶石,如此亮麗的風景吸引了近萬人次的游客前來“打卡”拍照。
在抓好影視拍攝服務的同時,大武口區堅持將綠皮觀光小火車、工業遺址與賀蘭山生態治理成果、軍事遺跡和影視拍攝點有效串聯,開發打造生態工業文化旅游特色線路,吸引自駕游、團體游、研學游和黨建團建等各類群體參觀游覽。
“我們將繼續建立完善影視拍攝服務及上下游配套產業,打造集影視拍攝、影視旅游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式’影視基地,實現影視產業與工業旅游產業互為依托、共同發展,走出一條文旅影視小鎮市場化、專業化發展路子,努力把石炭井打造成為中國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基地和西部地區有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贝笪淇趨^委相關負責人說。
走在路上遇見“古人”是一場怎樣的體驗?走進“看見賀蘭”沉浸式演藝小鎮,伴隨著日落,羯鼓鼓聲與悠遠羌笛響起,有喧囂熱鬧的西域幻術和胡旋舞,有古老的黃河民俗婚禮現場,還有一場邊城劍客飛躍天橋的決斗……仿佛穿越千年前的塞上邊城,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大西北的狂野魅力。
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這場視覺盛宴?!拔沂撬⒍桃曨l看到的,正好趁著暑假帶著家人來體驗一下,非常不錯,也有寧夏特色,強推!”游客白楊感慨道。
“看見賀蘭”沉浸式演藝小鎮項目以賀蘭文化為核心,36出連臺好戲、168個穿越古今人物、268分鐘沉浸式夜游,讓游客獲得集看沉浸演藝、吃西北美食、逛非遺街區、游藝術小店、泡本土金湯溫泉、住特色主題民宿等多種內容于一體的文旅新體驗,徹底陶醉在賀蘭山下的星空里,“一站式”感受神奇寧夏。
“如何讓當地原有的文旅項目重拾熱度是我們一直思考與探索的問題?!薄翱匆娰R蘭”沉浸式演繹小鎮項目總指揮楊濤說,不僅要讓本地游客產生文化自信,也要讓外地游客來此游玩能有共鳴,這才能讓文旅資源變得鮮活。
“賀蘭山的文化源遠流長,把歷史背景與人文特色相結合呈現出大型戶外沉浸式演繹形式,讓游客置身其中,展現出寧夏特有的風土人情?!睏顫f,自6月10日開園以來,“看見賀蘭”沉浸式演藝小鎮已接待游客約30萬人次,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今年跟團游整體呈回暖態勢,截至6月底,我們的營業額已達3500萬元?!睂幭闹袊眯猩缬邢薰靖笨偨浝砹撼烧f,相比2019年,來寧旅游的外地游客增長了50%左右。寧夏旅游亂象少,互動體驗式項目多,所以大部分外地游客來了以后會有驚喜感,滿意度提高自然會讓寧夏的旅游市場向好發展。
近年來,自治區聚焦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緊盯群眾消費需求新變化,調整消費結構、釋放發展動能,著力構建廣泛聯結、緊密聯通、賦能聚力的文化旅游現代產業體系。據悉,上半年全區累計接待國內游客3462.1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80.75億元,同比增長57.73%和113.34%。(記者 左鳴遠 見習記者 徐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