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企業創新活力,前提是激發強烈的發展信心。這次改革就給我們注入了一劑‘強心劑’?!?0月10日,寧夏銀利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焦海波說。
他所說的改革,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為持續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對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實行滾動制支持的創新舉措。寧夏銀利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輕量化直浸冷卻式電磁元件研發和應用”、一工機器人銀川有限公司“應用于智能柔性產線的RGV機器人系列產品的研發”等13個項目,成為第一批“幸運星”。
有信心才會有活力,銀川市深諳此道,由此涵養創新生態,優化科技服務,成功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和“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行列。
9月底出爐的《2022年寧夏科技統計公報》顯示,該市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46.89億元,占自治區比重高達59.1%,穩居寧夏首位。
滾動支持激發創新動力
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具有技術難度大、實施周期長等特點。而現行科研項目體系中,項目普遍采取“一次性申報、一次性資助”模式,最長實施周期不超過3年。一些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往往缺乏連續穩定的資金支持,造成企業內生動力不足、項目進度擱置或難以實現成果轉化。
穩定企業預期,必須加大惠企政策落實力度,為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重大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創造更肥沃的土壤。
“充分考慮到技術積累突破的漸進性和積累性,我們圍繞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銀川市特色優勢產業全面強化有組織科研。針對部分實施周期長、目標要求較高的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建立跨年度滾動支持機制?!便y川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坤告訴記者。
最大的亮點是“一次申報、分期實施”。此次,銀川市滾動支持項目以1—2年為一周期,連續支持3個周期,在6年的長時間跨度內,對企業給予跨年度跨項目的穩定財政支持。
目標明確后,再配以靈活的實施路線。滾動支持項目申報僅需明確項目整體和第一周期內容路線,每個周期結束后,再研判確定下一周期具體內容路線?!耙浞仲x予項目負責人調整研究方向和技術路線的權利?!敝芾ふf。
“自律”和“他律”雙線并行,科研經費管理才能確保實效。銀川市在降低對短期經濟指標考核權重的基礎上,加強對項目實施績效的階段性考核,視階段性目標完成情況,作為下一階段經費資助依據,確保項目資金和實施進度銜接有序合規。
為此,科技局制定了《銀川市科技項目滾動支持實施方案(試行)》,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滾動支持項目入庫申報工作的通知》,并采取定向組織方式,圍繞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系統謀劃、精準凝練滾動支持項目,著力推動市級層面科技項目從“弱組織模式”向“強組織科研”的探索實踐。
輕量化電磁元件研發、高速高精度臥式加工中心機床研發、枸杞人參復合原漿等一批項目,承載著重任向科研更高山峰進發。
“三心”舉措密織服務網絡
“技術企業想要占領市場,就要突破核心科技掣肘,走在科技大潮的前沿。依靠科技創新,我們把曾經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苯购2ㄉ钣懈杏|地說。
2022年,寧夏銀利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量產電氣新能源車用磁性元件,成為比亞迪新能源車核心供貨商。從開展研發到首款新能源汽車用變壓器產品下線,用時不到一年。
“銀利速度”背后,有一張密實的企業創新服務體系。
今年以來,銀川市科技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出臺了‘一攬子’惠企政策,簡言之就是‘三心’服務?!便y川市科技局副局長陸川介紹。
只有體制全方位保障,企業創新才能更安心。在《銀川市關于進一步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銀川市加快應用場景開放推動創新發展示范引領實施方案》等政策的氛圍營造下,科技局除了推出重點科技項目跨年度滾動支持機制,還設立了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專項,引導中小企業加快掌握自主技術,成長為專精特新創新主體。
與此同時,要素一體化配置,讓企業創新更順心。銀川市對科技項目計劃體系由以往1類研發項目優化為科技支撐、科技人才、成果轉化等9個專項,推動“項目、平臺、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加快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
服務全流程跟進,讓企業創新更省心。銀川市打造了科技資源統籌服務平臺,重點提供科技創新政策咨詢、項目籌劃等10項服務,助力企業加快創新發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全市近200家民營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科技服務,推動企業科技政策紅利“應享盡享”。
“三心”系列舉措在優化創新服務上下了功夫,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出良好生態。2023年,銀川市已累計組織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3家、“小巨人”企業5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5家,企業創新積極性顯著提升。
雙向奔赴支撐經濟發展
全力支持創新主體發展,創新市場活力持續釋放,這是一場雙向奔赴。
5月29日,銀川市發布科技創新十年發展報告。駐足回望,該市這十年共圍繞企業創新制定激勵政策20余個,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從3.24億元增加至7.9億元,年均增長10.2%;依托“寧科貸”累計為企業貸款4.13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題;加大稅收優惠支持力度,僅2022年就為814家享受加計扣除企業減免所得稅近5億元。
壯主體、育人才、搭平臺、強技術、促轉化,銀川市以好生態換來好收成。
如今,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224家、98家和1110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增長近6倍,科技型企業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生力軍。各類企業攻克一批先進技術,轉化一批優秀成果,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
共享集團鑄造用工業級3DP打印設備獲自治區科技重大貢獻獎;小牛自動化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片全自動串焊機,打破光伏串焊機依賴進口局面;“超級奶?!笨寺〕晒?,良種繁育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優秀科技成果碩果盈枝。
“雖然我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增強企業創新主體活力、優化科技創新要素配置、完善創新體制機制上,仍需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敝芾け硎?。
寧夏第十三次黨代會賦予銀川建設創新發展引領市的使命任務后,銀川市委組建4個工作專班,聚力“三新”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近年來,寧夏凱晨電氣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功率固態開關、電力控制系統算法、電力工業級傳感器和芯片等創新成果和技術,已經走到了國際前沿。
“成績的取得,是銀川市委、市政府旗幟鮮明為民營企業撐腰鼓勁的結果,是我們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的試錯探索和試錯糾錯過程?!痹摴径麻L朱建華說,“創新不一定成功,失敗更有價值,我們有信心帶動銀川創新產品走向全世界?!保ㄓ浾摺⊥跤肌?nbsp;通訊員 王瑞智 蘇連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