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福建省如果有若干個晉江,福建就不一樣了。應該說,‘晉江經驗’現在仍然有指導意義?!?/p>
什么是“晉江經驗”?10月27日,記者走進福建泉州市晉江市的晉江經驗館,尋找答案。
安踏、特步、心心相印……46件馳名商標蜚聲中外。
一個超3000億元、一個超千億元、兩個超五百億元、兩個超三百億元的產業集群熠熠生輝。
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單項冠軍”競相涌現, 匯集中國“鞋都”“傘都”“體育之都”“拉鏈之都”等十余個國字號頭銜于一身。
地區生產總值40年翻了3000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繼續居全國第4位。
從“閩南晉江”變成“世界晉江”, 怎么做到的?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晉江經驗”現在仍然有指導意義。
事實上,改革開放初期,和大部分地方一樣,晉江也是典型的農業窮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強勁東風,在晉江掀起了解放思想的大潮。
晉江經驗館里,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記錄著晉江人們創造出的奇跡。
在經濟發展上,“十戶人家九戶僑”“漂洋過海下南洋”的晉江人,從“耕洋牧?!钡健跋茨_上田”,從“家家點火,戶戶冒煙”創企業到“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板”。
在營商環境上,他們敢為人先、敢啃硬骨頭,在全國率先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為群眾“減負”、為企業“松綁”。
在黨的領導下, 流淌在晉江人骨子里“愛拼、敢拼、善拼”的基因,催生出了“晉江精神”為重要代表的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奮斗精神。
“愛拼才會贏”的晉江人,經過幾十年的打拼,“拼”出了“晉江經驗”最生動的奮斗寫照。
僑鄉“三閑”起步,鄉鎮企業開路;引進利用外資,成片開發邁大步;構建市場基礎,經濟發展加速;提高、創新、突破,拓展發展道路……在不同發展階段,在大力解放思想的同時,晉江也把堅持作為一種信仰。
晉江人堅持在一雙鞋、一顆糖、一把傘上做文章,心無旁騖做實體經濟。
晉江人堅持“愛拼才會贏”“倒了不可怕,再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六年七下晉江調研,總結提出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為主要內容的“晉江經驗”。
整個晉江經驗館,讓人感受最深的,是晉江無論干部、企業家還是群眾,對“晉江經驗”發自內心地感恩和篤行。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這首膾炙人口的老歌,始終在晉江經驗館內唱響。
“晉江經驗”是創造“晉江奇跡”的金鑰匙,既是歷史的故事,也是今天的故事,更是未來的故事。(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周一青 陳瑤 祁國昌 文/圖/視頻)